#蒜苗鮪魚
#為老大再生一個?
姐姐去沙巴畢旅,煮飯變得輕鬆,不用為姐弟兩人口味大不同而礙手礙腳,貓屬性格的兒子愛吃魚也很會吃,從小就不用擔心他被魚刺給到,也奇怪他真的愛貓,即使是路上野貓也要跟它喵來喵去對話,不過我從小被黑貓青眼盯過從此懼貓,也不愛吃魚。這幾天女兒不在家不用顧忌她臉色正是時候來煮魚。
自從過年前蒜苗便宜好吃,一路吃到現在,覺得蒜苗為何總是配角,雖說用來襯托卻也不能少了它,舉凡香腸、臘肉、烏魚子、五更腸旺、魷魚螺肉蒜⋯⋯難道它不能是主角?瀏覽一些食譜,真的它只獲得最佳配角的獎項,我只好以量取勝,讓它顯得很有地位。這道蒜苗鮪魚是跟著上次那位七十歲網美學的,二十年前剛為人婦時曾買過鮪魚,魚販教我用油微煎噗豆油水燒滾就好,結果口感仍然硬柴,於是把它炒成魚脯,從此不再買鮪魚,當網美團鮪魚腹肉保證不柴不腥,而且示範紅燒、炒飯的做法,很符合只煮給兒子吃的份量和方式,於是下單買啦,這道蒜苗鮪魚連對腥味敏感的我都覺得非常好吃,網美果然是老的好!我用了大量的蒜,滿足兒子的同時也要滿足愛裝蒜的我的胃~
#為老大再生一個
別嚇到,不是我要再生了啦!
前幾天同事說某某要生第二胎,我真的嚇到~近五十齡的產婦,聽說是覺得老大孤單所以要再生一個,這個理由讓我對孕育中的胎兒感到深深的不平。
有計畫第二胎的人,應該都有理由,我也是,那時爸爸病倒,常常來回醫院,還好因為有哥哥有弟弟可以背著爸爸上下樓梯,也因為手足多可以多人輪流照顧,那時我意識到,只有女兒一人以後照顧我「兩」老,擔子何其重,應該再生一個讓她有分擔的對象,還有我要買有電梯的房子。
並不是認為自己的理由合理,而別人就不是,以我現在的年齡去看一個近五十齡的產婦,想到的不是胎兒健不健康,而是以後孩子成長的陪伴與互動,五十齡與三十、四十齡的父母與孩子的體力上的互動絕對不同,他一定會少了很多活力面向。若生老二最大的理由是怕老大孤單,一開始就給了胎兒這項使命,我認為超過五歲,想法上應該不是同個世代,玩不起來了。
另外我最有感的,我阿嬤五十歲生了小阿姨,她只大我二歲,阿嬤以九十七歲高齡辭世,她不良於行十多年,照顧她的重擔自然落在小阿姨身上,因為她正值中年有體力,是啊~想想我已七十歲的媽媽怎麼去照顧九十歲的阿嬤呢?正如作家張曼娟因為單身又排行最小,手足認為沒家累照顧老父老母成為理。所。當。然。
因為親子年齡差距大,正值成年步入社會開始打拼立足,就要面對父母年邁照顧問題,曾經歷老的老小的小兩頭燒的我真得不堪回首。
在陪伴孩子成長中我深深體會~孩子是來豐富彼此生命的,我很感謝老天在適合生與育的年齡給了我一對兒女作為人生習題,雖然習題做至我終了也不會有正確答案,這過程不全然是幸福甜蜜,是五味雜陳,孩子越來越大還有一種滋味叫~無奈,幽幽地有時更讓人悶⋯
問老公對這件事的看法,他打趣說~有錢就生呀!後來他認真說,人家會生一定都好好想過,妳的看法只是妳的認為。是呀,又是一種事不關己別想那麼多的勸告,可是奇怪~我就是會有想法,啊~我這個人~挺無聊的!